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漫威迷们都熟悉这样一个场景:当钢铁侠戴上头盔,眼前立即出现立体全息影像,他可以基于注视、手势乃至眼神,与周围产生实时交互。如今,这种类似科幻电影的场景早已经悄悄融入现实生活。
自2021年“元宇宙元年”概念横空出世,元宇宙市场热闹程度便堪比1995年互联网崛起,也激发了人们对于未来数字世界的无限想象。
2021年“元宇宙元年”概念横空出世
但喧闹之下,唯有硬核技术的创新,才是支撑产业持续前行的动力,这其中,面向用户端的终端设备的发展极为关键。如同iPhone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的革新,全新数字变革的到来,引爆点在于AR/VR等终端设备的演进。
01 01 瞄准AR/VR核心光学元件,耐德佳靠长期主义跻身一线供应商
AR/VR在国内的繁荣并不是第一次,早在2014-2016年期间,行业曾经历一次发展高潮。2014年,Facebook公司耗资20亿美元收购VR头显品牌Oculus;2015年,微软推出了第一代AR眼镜HoloLens;凭借一段3D鲸鱼演示视频刷爆网络的美国AR硬件公司Magic Leap,在未做出任何产品的情况下,截至2016年共获得超10亿美元融资;这些重磅事件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XR投资和创业热潮,余温至今未散。
反观如今的二度繁荣,这种乐观态度被进一步放大。但不同于曾经的概念驱动,国内的这一波浪潮依托的是政策及产业链的硬核支持。从2016年起,工信部等各大部委推出的利好政策层出不穷:2016年工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《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》,提出要加快虚拟现实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。2017年工信部将近眼显示、GPU渲染等五大虚拟现实核心技术列入《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》。去年11月份,工信部等五部门更是联合发布《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》,目标定在2026年国内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,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。